1. <tbody id="nrwn9"></tbody>

    2. <em id="nrwn9"><tr id="nrwn9"></tr></em>
        <button id="nrwn9"></button>
        1. 您的位置首頁 > 綜合法律

          經濟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解決

          經濟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解決,12345熱線將與110平臺高效聯動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付鉦蘇報道:7月15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10報警服務臺高效對接聯動的實施意見,2022年底前,進一步完善全省12345熱線與110平臺高效對接聯動機制,形成12345熱線推動部門協同高效履職、及時解決涉及政府管理和服務的非緊急訴求,110平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及時處置緊急危難警情、更好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工作格局。2023年6月底前,全面實現12345熱線與110平臺互聯互通、相關數據資源共享,不斷提升對接聯動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存在緊急情況由110平臺派警先行處置

          全省12345熱線或者110平臺通過電話或互聯網渠道接到明確屬于對方受理范圍內的訴求,以一鍵轉接或系統派件方式轉交對方受理。

          責任單位不明確或職責交叉的,由12345熱線與110平臺協商確定受理平臺,協商后仍無法確定的,按照首接負責制由最先接到訴求的單位先行受理。

          對于存在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的緊急情況,由110平臺及時派警先行處置。

          對明確不屬于12345熱線與110平臺受理范圍的事項,首接平臺話務人員要做好合理引導和解釋工作。

          全省12345熱線接到影響社會穩定的線索,第一時間轉交110平臺處置;12345熱線成員單位發現矛盾激化、事態難以控制或者涉及違法犯罪的,應聯動110平臺派警處置。

          全省110平臺接到可能引發違法犯罪特別是暴力事件、個人極端事件的矛盾糾紛時,第一時間派警處置。屬于職能部門職責范圍的,由12345熱線轉派至屬地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辦理。

          積極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推廣“庭所對接”“民調入所”“律師進所”。鼓勵引導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及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群眾等參與開展聯合調處和糾紛源頭化解。

          ●建立健全應急聯動機制 發生突發事件快速響應高效處置

          全省12345熱線、110平臺要與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和水電氣熱等公共事業服務熱線建立應急聯動機制,確保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能夠快速響應、高效處置,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及時、專業、高效的緊急救助服務。建立健全12345熱線與110平臺應急聯動機制,遇到突發事件時及時啟動應急聯動方案,話務座席嚴重不足時,由上級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統籌協調其他地區遠程話務座席給予支持。

          建立健全全省12345熱線與110平臺會商機制,對職責邊界不清、存在管轄爭議的高頻訴求事項,12345熱線主管部門要會同公安部門及時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研究會商,厘清職責權限、明確管轄主體、制定處置規范,確保企業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及時妥善處理。

          建立健全12345熱線與110平臺定期交流機制,及時通報工作運行情況,研究解決對接聯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條件的地方可互派工作人員進駐對方平臺,互通有無、互學互鑒。

          ●便民熱線人工接聽率低于60% 將并入12345統一管理

          進一步加大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力度,對已按照雙號并行、設分中心形式歸并但仍保留熱線號碼,不具備“7×24小時”人工服務能力或者人工接通率低于60%的,將話務座席并入12345熱線統一管理,可以保留號碼。各地要根據12345熱線、110平臺話務情況,科學合理配置接聽座席,強化設備和系統保障,切實提高熱線和報警服務臺接通率。加強對12345熱線工單承辦單位辦理工作的督查考核,及時公開辦理情況,不斷提高響應率、問題解決率和滿意度。110平臺要有效整合資源,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開展新一代接處警系統建設,加強對一線處警工作的數據賦能和后臺支撐,積極探索預警警務,有效提升接處警工作效能。

          主要受理事項

          12345熱線

          受理企業群眾涉及政府管理和服務的各類非緊急、非警務類訴求,包括:

          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等。

          110平臺

          受理處置企業群眾報警、緊急求助、警務投訴類訴求,包括:

          刑事類警情、治安類警情、道路交通類警情、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或者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以及其他需要公安機關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

          公共設施險情、災害事故以及其他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需要公安機關參與處置的緊急求助;

          對公安機關及人民警察正在發生的違法違紀或者失職行為的投訴。

          經濟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解決,當事人可以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糾紛提起民事訴訟嗎?(一)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確認糾紛通常發生于村民與其所在村集體之間,村民主張其具有成員資格,享有成員待遇,而村集體卻不予承認。此類糾紛是否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爭議,從而納入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甚至最高法院內部的意見也相互沖突。2001年7月9日,最高法院研究室在其給廣東省高院的一個答復中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之間因收益分配產生的糾紛,屬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當事人就該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只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弊罡叻ㄔ貉芯渴?001年12月31日在給陜西省高院的答復中重申了上述觀點。然而時隔數月,最高法院立案庭2002年8月19日在答復浙江省高院的一個類似請示中,則給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意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土地補償費發生的爭議,不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對此類爭議,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應由有關行政部門協調解決?!?004年10月12日,最高法院立案庭給河北省高院的答復仍持前述意見。法院拒絕受理集體成員權益糾紛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法律上存在障礙,可分為三點:(1)在程序上沒有法律依據。法院認為,村民與村集體之間因土地補償費等發生的爭議,不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因而阻斷了當事人訴諸法院的通道。(2)實體法上沒有授權法院審查村民大會的決定。實踐中剝奪“外嫁女”等特定群體權益的決定基本上是村集體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所規定的程序通過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或者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等方式作出的,屬村民自治的范疇,法院進行干預沒有法律依據。雖然該法同時規定村集體的決定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但沒有任何法律授權法院去審查村集體的決定。(3)處理集體成員權益糾紛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或者相關規定相沖突。例如,有的法院認為,案件涉及集體成員資格的確認問題,應當屬于立法解決的問題,在相關法律法規尚不明確的情況下,不宜由法院通過民事案件予以處理。

          其次是法院沒有能力或資源,或者說法院不適宜解決此類糾紛。法院認為,由于集體成員權益糾紛大量存在,如果都直接按民事案件予以受理,法院“將沒有足夠的人員和資源來審查相關的證據并完成極為復雜的庭審過程”。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理由是,法院認為這類糾紛交由當地政府或者有關行政部門解決更為合宜,且更易得到執行。具體又可分為三小點,但后兩個理由基本上不會出現在法院的裁判文書上:(1)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基層政府有權力和責任對違反法律和國家政策以及侵犯村民合法權益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進行干預、處理;(2)辦理集體成員資格確認案件需要大量調查取證,收集許多原始證據材料,而它們往往掌握在村集體或村委會手中,與法院相比,基層政府與村集體的關系更加緊密,調查取證更加容易、便捷;(3)這類糾紛如果由法院受理,很難作出一個既公正又可以執行的判決。從中國農村的語境觀察,大多數村民囿于傳統觀念和習俗或者鄉土邏輯,認為村集體的利益分配屬村集體的內部事務,不受法院,乃至當地政府等外來機構干涉;而在看待“外嫁女”是否可以分配利益的問題上,他們堅持認為,具有當地戶籍并不當然取得集體成員資格,得到村集體內部的認可比戶籍更加重要,只有取得村集體的認可,才有可能具有集體成員權,享受村集體的各種財產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法院作出對“外嫁女”有利的判決,村集體也極大可能拒絕執行。這樣不僅有損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而且糾紛依然沒有真正地解決,最終還是將回到法院和當地黨委、政府來。

          無相關信息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大媒體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精品欧美在线视频91,久久做国产精品无码夜夜嗨,午夜a黄免费h片,黄毛片无码免费看
          1. <tbody id="nrwn9"></tbody>

          2. <em id="nrwn9"><tr id="nrwn9"></tr></em>
              <button id="nrwn9"></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