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網絡犯罪,近年來司法機關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規定,例如2020年10月,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個名為“斷卡“的行動,用以阻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資金流轉收取通道,同時還對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進行了打擊消除。
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幫信罪”,由于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罪名,在無知的狀態下觸犯了這個法條,因此司法機關對這個罪名的從輕處罰也有規定。那么幫信罪自首認罪認罰一般判多久呢?

今日律司,關于法律的那些事兒
幫信罪定刑
幫信罪是2015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將自己的銀行卡隨意出售、或者給犯罪分子提供網絡推廣服務都屬于幫信罪。
按照規定,幫信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但是幫信罪自首認罪認罰符合法律從寬處罰的情況,因此可以在確定基準刑的基礎上,考慮法定的從輕減輕情節。在實務中,較低涉案金額加上認罪認罰等情況,一般宣判都在一年以下,還可以爭取緩刑。

幫信罪自首認罪認罰一般判多久
如何爭取減輕處罰
我們去網上搜索案例的話,就會發現這類幫信罪自首情節的判處結果很不一致,有的是緩刑,有的沒緩刑,有的三個月,有的一年,結果都是不一致的。
因此,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雖然認罪認罰和自首作為從輕情節法,但法律沒有規定從輕程度,因此每個案件的最后審判結果仍有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當事人有想要的爭取從輕想法,最好還是了解情況才能清楚判斷自己爭取哪種從輕最為合適,不過這個要根據案件實際情況來判斷。

幫信罪如何爭取減輕處罰
由于我們普通人無法了解案情,也就不知道從何取哪種從輕了。有條件的話,當事人考慮委托一個刑辯律師來幫助自己爭取從輕處罰。除了解案情外,辯護律師還可以從專業角度在法庭上根據實際情況尋找爭議點,制定有效辯護點同司法機關提出建議。
人一生一定要認識一名醫生和一名律師,醫生幫你解決健康問題,律師幫你解決生活問題?,F在的社會安全問題頻發,從唐山五虎打女孩,到無數人被詐騙,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但是很多問題都是可以提前避免的,認識一位律師,就相當于多了一重保險,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提前咨詢律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