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二手房是一種常見的房屋交易行為。二手房買賣,要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二手房買賣,要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買方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那么民法典中的二手房買賣什么時候可以辦理過戶手續呢?富華法律邊肖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民法典中二手房買賣多久能過戶手續
二手房買賣并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后,買受人在繳納購房款和契稅后,即可辦理房屋轉移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第九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征收機關申報納稅,并在契稅征收機關批準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第十一條納稅人應當憑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資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土地和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證明的,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土地和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二、未過戶的二手房可以直接轉讓嗎
根據規定,二手房轉讓應符合以下條件:
1.雙方必須滿足主體資格。
具體來說,房屋買賣雙方應當有資格根據自己的行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首先,賣方和買方都不是法律禁止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其次,賣方應該是二手房的所有權人,取得房屋所有權,即需要依法辦理所有權轉移,產權登記才會發生法律效力。
最后,根據登記的不同,法律效力如下:
(1)未辦理過戶登記,即使房屋已實際交付甚至入住,但房屋所有權并未轉移,仍在出讓人手中。
這個時候二手房的買家是不能過戶的。
(2)房屋買賣雙方已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手續,買受人已取得產權證,雙方未實際交付房屋,買受人未實際占有、使用房屋,但房屋所有權也已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可以直接轉讓二手房。
2.雙方轉讓二手房的意思表示真實。
3.轉讓二手房不違反政策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二手房買賣,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買方要在10天內繳納契稅。繳納契稅后,買賣雙方可以到不動產登記部門辦理二手房過戶登記。二手房過戶后,買受人取得房屋所有權。如果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咨詢富華法律網.